登貝萊榮膺2025年金球獎,成為繼梅西之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巴黎圣日耳曼球員。這一結果雖未引發(fā)巨大爭議,但其背后,卻讓一年前錯失金球的維尼修斯以及皇家馬德里俱樂(lè )部,再次感受到深深的不公。
歐冠冠軍成就登貝萊,但標準為何前后矛盾?
登貝萊的獲獎,核心依據是他在2024/25賽季率領(lǐng)巴黎圣日耳曼奪得歐冠冠軍,并包攬法甲聯(lián)賽冠軍的雙冠王偉業(yè)。在歐冠賽場(chǎng)上,他作為進(jìn)攻核心屢建奇功,是球隊登頂歐洲的絕對功臣。
相比之下,巴塞羅那新星亞馬爾屈居第二,而巴黎另一名中場(chǎng)維蒂尼亞則位列第三。這一排名讓不少西班牙球迷,尤其是巴薩支持者感到意外甚至苦澀——此前多家巴塞羅那媒體曾信誓旦旦地宣稱(chēng),亞馬爾將憑借出色表現“鎖定”金球獎。
這不禁讓人回想起2024年金球獎:當時(shí)《馬卡報》等西班牙媒體大肆宣傳維尼修斯將獲獎,甚至將其照片登上封面。然而結果揭曉前,皇馬才震驚地發(fā)現,最終得主竟是曼城的羅德里。這一結果直接引發(fā)了皇馬陣營(yíng)的集體抵制與長(cháng)期抗議。
然而,2025年的評選結果卻讓當年的“不公”顯得更加刺眼。因為登貝萊與維尼修斯的處境,幾乎如出一轍:
2023/24賽季,維尼修斯作為皇馬進(jìn)攻核心,幫助球隊奪得歐冠第15冠,并贏(yíng)得西甲冠軍,實(shí)現雙冠王。
2024/25賽季,登貝萊同樣作為巴黎核心,率隊包攬歐冠與法甲冠軍。
兩人都是各自球隊在歐冠淘汰賽中的關(guān)鍵先生,都以決定性表現帶領(lǐng)俱樂(lè )部登頂歐洲。然而,維尼修斯在2024年卻因“國家隊表現”這一標準落選——羅德里憑借西班牙隊奪得歐洲杯的集體榮譽(yù),壓過(guò)了他。
標準反復橫跳,維尼修斯成最大輸家
更令人費解的是,到了2025年,同樣的“國家隊標準”卻被悄然淡化。
登貝萊的法國隊在2025年歐國聯(lián)中表現平平,未能達到預期。
維尼修斯的巴西隊也在2024年美洲杯早早出局。
兩人在國家隊層面的成就幾乎在同一水平,但登貝萊卻憑借俱樂(lè )部的雙冠王成功登頂,而維尼修斯在一年前卻因“國家隊榮譽(yù)不足”被拒之門(mén)外。
這暴露了金球獎評選標準的嚴重矛盾:2024年,國家隊榮譽(yù)成為決定性因素;而到了2025年,它卻又被忽略,重新回歸“俱樂(lè )部成就為王”的傳統邏輯。
此外,羅德里和亞馬爾的對比也耐人尋味:
羅德里2023/24賽季贏(yíng)得英超,但歐冠半決賽被維尼修斯的皇馬淘汰。
亞馬爾2024/25賽季助巴薩奪得西甲,但同樣止步歐冠半決賽。
兩人國家隊表現突出(羅德里贏(yíng)歐洲杯,亞馬爾進(jìn)歐國聯(lián)決賽),但羅德里獲獎,亞馬爾卻只能屈居第二。這說(shuō)明,即便有國家隊加成,年輕新星在面對成熟巨星時(shí),依然處于劣勢。
巴黎大勝,標準“修正”還是“翻盤(pán)”?
2025年金球獎之夜,巴黎圣日耳曼成為最大贏(yíng)家:登貝萊奪魁,球隊獲“年度最佳男足俱樂(lè )部”,主帥路易斯·恩里克當選“年度最佳男足教練”。這與2024年皇馬包攬集體獎項的場(chǎng)景如出一轍。
然而,關(guān)鍵區別在于:2024年,個(gè)人最高榮譽(yù)卻未授予皇馬的核心維尼修斯,而是給了羅德里;而2025年,個(gè)人獎卻“回歸”給了歐冠冠軍的核心登貝萊。
這是否意味著(zhù),金球獎主辦方——法國足球與歐足聯(lián)——意識到2024年的評選有失公允,因此在2025年“修正”錯誤,重新回歸以俱樂(lè )部成就為核心的評選邏輯?
如果是這樣,那么維尼修斯的落選就不僅僅是遺憾,而是一次被“標準搖擺”所犧牲的明顯不公。